|
中国玻璃业发展之路 由大变强靠新出强 |
发布时间:2011-06-09 09:25:04 信息来源:中国建材报 点击:2466次 |
|
王刚金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第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副会长,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著名企业家,全国创业企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建材行业改革开放30年代表人物。
'十一五'期间,我国玻璃工业在中国建材联合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战略的引导下,发展规模和运行质量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作为任何一家玻璃企业,站在今天看昨天,我们都会为过去所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站在全行业的发展水平看,感受最多的却是差距和压力;如果放眼全球,我国的玻璃工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感受最深的更应该是挑战。
中国玻璃工业过去5年的发展并非顺风顺水,中国大部分的玻璃企业,更多时候,处于'被牵引'下,在做大与做强之间进行着艰苦的选择。未来的5年,因为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很难清楚地描绘中国玻璃工业的发展会呈现何种局面,但是,抛开不可控因素之外,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中国玻璃工业未来5年粗略的发展脉络。
绿色节能建筑将推动节能玻璃市场快速发展
房地产行业一直是玻璃行业的晴雨表,直接制约着玻璃行业的产能和发展方向。有权威媒体报道,2010年,我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建筑业规模最大的国家。2010年,我国新建建筑项目总投入超过1万亿美元,占全世界建筑业的14%。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预计2020年将达到68亿平方米,占全世界建筑业的20%,2030年将会达到91亿平方米。
随着我国成为全球建筑规模最大的国家,建筑能耗逐渐被政府关注。在我们国家的社会总能耗中,建筑能耗占到了1/3,大约28%,而门窗玻璃的能耗占到建筑能耗的50%。目前,欧洲的绿色节能建筑占到了建筑总量的90%,而我国只有8%。我国未来节能减排的刚性目标不仅会提高新建建筑的节能标准,而且会倒逼既有建筑大规模开展节能改造,届时节能玻璃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春天。
节能玻璃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大力推广绿色节能建筑是市场对节能玻璃的一个导向,客观上对优化玻璃行业的产业结构、转变行业的发展方式也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专门拿出一段来谈我国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问题,让笔者印象深刻。同时,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笔者也联名多位代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了'关于大力推进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的建议',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其中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多次就建筑节能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抓紧推进有关工作。
'两会'还没结束,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对笔者提出的建议给予回复。其中,国家发改委的回复说,'我们正在根据温家宝总理批示精神,会同有关部门加紧编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拟从规划、法规、技术、标准、设计等方面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工作,特别是要对既有建筑的建筑节能,提出具体政策措施'。
因此,无论是我国对既有建筑改造,还是新建建筑的增量,都会极大地推动我国节能玻璃市场的快速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依然是行业升级的着力点
市场决定着中国玻璃行业发展的方向,行业内部发力更是提升全行业整体实力的重要因素。我国玻璃行业虽然总量居世界第一,但生产过度分散,浮法玻璃企业只有50多家,平均规模只有600余万重箱,只有一家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在10%以上,导致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缺少具有竞争力的排头兵企业。我国前10家玻璃企业生产集中度(按浮法产能计算)仅有57%,规模在1000万重箱以上的企业只有11家,行业呈分散竞争状态。而国外行业发展的模式是生产高度集中,板硝子、圣戈班、旭硝子和加迪安四大跨国公司生产全球2/3的高质量浮法玻璃;板硝子、圣戈班、旭硝子占据全世界78%的汽车玻璃原配市场。
因此,通过这些年的总结反思,笔者得出了3点认识。一是'三个不可持续'的论断。根据国家的经济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我们应该看到,单纯靠机会、求规模、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不可持续;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的产品不可持续。二是形成了对行业或者企业是否进步的衡量标准。我们不能再单纯停留于产能的大小或规模的大小,而是要看是否拥有新产品开发的能力,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是否提升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是否符合未来产品市场发展的需求。三是我们已经到了需要进入内涵式发展的阶段。无论从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的政策导向看,关注环境已经成为全球的焦点之一,国家对节能减排、对保护环境出台的政策和法规很密集,态度很坚决,力度很大,因此,可以说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所以必须转方式、调结构,谁能及早进入内涵式发展,谁就能可持续、早受益,受大益。这不仅是顺应国家的政策,更是我们应尽的一种社会责任。
创新是玻璃企业永葆青春的秘密
中国玻璃行业发展中出现的弊病导致了我国只能是玻璃生产大国而非强国,中国玻璃也只能是'中国制造'而非'中国创造',要改变这一尴尬的局面,唯有创新。创新包括了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一套完整的架构。
作为金晶集团的负责人,我们在创新方面的工作效果还是不错的。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是立足技术创新,加快结构调整。近几年,金晶集团立足技术创新,始终坚持'小调大、大调优、优调特'的产品结构调整思路。'小调大'就是生产规模经过调整要由小变大,以规模优势抵御运营风险。'大调优'是将生产能力大的普通浮法玻璃vwin平台怎么样
经过技术和设备的改造,生产优质浮法玻璃,提高并保持产品品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达到国家规定的'十一五'末优质浮法玻璃占平板玻璃总产量40%的目标。'优调特'是在优质vwin平台怎么样
上进行工艺调整,生产具有特殊功能的超白玻璃、太阳能玻璃、防紫外线玻璃、Low-E玻璃等功能玻璃,占领高端市场。
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金晶集团相继出台了一批鼓励技术创新的指导文件,依靠政策激励,促使科研人员和一线员工投身技术创新的路子。第一,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活动,由科研人员或一线员工自我选题开发完成。在近10年的时间里,群众性的技术创新经过申报并获得奖励的已达1500余项。第二,承担'百十计划'项目,即以公司为单位,针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课题,组织必要的科研团队进行研究、开发,从而实现突破的一种创新方式。金晶集团也因此已拥有了19项专利成果和3项具有国际水平的新产品。第三,努力承担各级政府的创新引导项目。
与此同时,为了保持创新的持续性,公司引进了一批学历高、具备丰富研发经验的专家加盟,承担起科研带头人的角色。近三年来招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30余名,使研发队伍的人才结构更趋合理;在研发投入方面,每年的研发费用都纳入预算,实际支出额度不低于企业销售收入的3%;公司投入2.5亿元新建研发大楼和设计大楼,所有这些都为今后的创新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着力产品创新,抢抓市场机遇。针对我国玻璃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金晶集团适时调整发展思路并提出,不再仅仅为用户提供遮风挡雨的普通玻璃产品,还要让金晶节能玻璃走进千家万户,为打造现代和谐人居环境做出贡献。为此,金晶与世界玻璃巨头之一的美国PPG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建成国内第一条超白玻璃vwin平台怎么样
,金晶超白玻璃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中国超白玻璃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尤其是金晶超白玻璃在北京奥运会场馆、上海世博工程的大量采用,让金晶大放异彩。通过技术创新,在超白玻璃vwin平台怎么样
上成功开发出了填补世界空白的25毫米超厚超白玻璃,随后又开发出太阳能专用超白玻璃,并通过国际知名太阳能企业认证,还成功开发出单片全球最大面积(49.5平方米,2.3吨)的玻璃产品,填补了世界空白。 为实现'让金晶节能玻璃走进千家万户'的目标,金晶建成了达到国际水准的离线Low-E镀膜玻璃vwin平台怎么样
,具有节能环保功能的'镀膜-中空'系列组合的功能玻璃产品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产品创新增加了金晶的差异化优势,为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添加了砝码,开辟出更广阔的盈利空间。
三是推进管理创新促进软实力提升。金晶坚持'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时提升、'两条腿走路'的思路,在生产硬件达到国际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管理水平。金晶携手国际顶尖咨询企业德国罗兰贝格公司,共同制订了公司中长期的发展战略,与德国SAP公司合作实施管理信息化工程,与美国HAY公司优化金晶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完成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质量、安全、环境三大体系的整合与认证。与国际管理高手的战略合作为推进公司的管理创新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持。
经过持续地创新,金晶创造了一系列第一或唯一:生产出中国的第一片超白浮法玻璃;世界首创25毫米超厚超白浮法玻璃;研发出青藏高原列车车窗用特殊中空玻璃;中国玻璃首次进入世界性标志工程---北京奥运会场馆如'鸟巢'、'水立方'工程,上海世博会工程;成为世界第一高楼---阿联酋的迪拜塔唯一选用的中国玻璃;开创出亚洲最大的压延玻璃基地;成为第一批同时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中国玻璃企业。
2009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金晶集团视察,了解了金晶集团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总理十分肯定地说:'从金晶集团的发展历程,我看到了创新是这个百年企业永葆青春的奥秘'。
|
|
|
|
|
|
|
|
|
|
|
|
如果您公司有什么重大事件或者出了什么新产品,需要本网站在行业vwin德赢娱乐平台
栏目进行宣传,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给您通过行业vwin德赢娱乐平台
栏目发布。邮件地址:news%boli.cn(发信时请将%换为@))我们的联系电话为:0335-80663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