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06-09 08:32:23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点击:316次 |
|
2014年的中国经济即将迎来“年中考”,各地的成绩令人关注。
上周末,北京市长王安顺、河北省长张庆伟、山西省长李小鹏、黑龙江省长陆昊、江苏省长李学勇、浙江省长李强、广东省长朱小丹、四川省长魏宏在国务院召开的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汇报了今年以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在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长、城镇新增就业、物价总水平等都处在合理区间。但也要看到经济发展稳中有忧,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各地发展不平衡,有的方面还比较突出。今年时间即将过半,要抓紧推进各方面工作,不得拖延。通过共同努力,争取今年经济发展在“上半场”表现不俗,在“下半场”要勇夺佳绩。
多位分析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房地产和地方债等存在下行风险,中央在通过系列微刺激稳定经济的同时,也在抓紧落实既定改革内容,释放改革红利,经济硬着陆风险不大。
部分省市增速下滑
李克强总理所说的“各地发展不平衡,有的方面还比较突出”明显具有针对性。参加汇报的省份,地域范围涵盖东中西三个地区,不仅广东、江苏等中国传统经济强省的大员赴京,黑龙江、河北和山西一季度GDP增速分别居全国的最后三名,其政府“一把手”也均赴京。
年初,黑龙江将今年GDP增长目标与去年实际增长相比,上调0.5个百分点,达到8.5%,是今年GDP增速预期“逆势上扬”的两个省份之一。然而,2014年第一季度黑龙江GDP增速仅为4.1%,较预先设定的全年目标相差4.4个百分点。
山西是中国仅次于内蒙古的第二大煤炭大省,2012年的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今年第一季度5.5%的经济增速在全国排倒数第三。
河北情况也较为类似。第一季度河北省GDP同比增长只有4.2%,增速同比回落5.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3个百分点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为20年来同期最低。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徐逢贤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3个省份以传统产业为主,对于资源和能源的依赖程度深,目前传统产业市场饱和,产量压缩,新开工投资也必然下降。
一季度,从地区经济总量来看,沿海的广东、江苏分列前两位,但是增速也都明显放缓,分别为7.2%和8.8%。徐逢贤表示,与上述三省相比,广东等传统经济强省早已感知过转型阵痛,如何进一步转型是主要课题。广东省省长朱小丹二季度也表示,要坚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用改革的手段解决发展中的难题。
发挥中央和地方积极性
在座谈会上,李克强强调,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是各级党委政府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面对发展中的难题,各地区、各部门要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为官不为。
“要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必须更好地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李克强说。
他表示,今年时间即将过半,要有大局意识和强烈紧迫感,抓紧推进各方面工作,不得拖延。通过共同努力,争取今年经济发展“上半场”表现不俗,在“下半场”勇夺佳绩。
在徐逢贤看来,从中央层面,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给予有重点的帮扶,而地方自身则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高层也在密集就地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并敦促地方落实中央既有政策措施。
地方对于稳增长亦显示出极大积极性,比如广东近期连续推出稳增长新政。先是从5月1日起对全省范围内所有企业免征39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省级收入,紧接着又出台《关于财政支持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以有效应对当前经济形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此外,贵州、四川等地也围绕促进投资、消费和出口等出台了诸多措施,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中国目前正在告别两位数增长,而且短期内经济会面临下行压力,因此有经济界人士担心中国经济会出现“硬着陆”,但其实这种可能性很小。
徐逢贤表示,黑龙江和山西这样的能源资源大省虽然经济暂时遭遇断崖式下滑,但这些省份一直是工业大省,基础好,转型升级虽然有难度,但是在精准发力的政策支持等因素推动下,经济尽快好转起来的可能性更大。
为地方政府打开融资渠道
今年经济主题词仍然扣在“改革”二字上。李克强强调,要在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上狠下功夫。越是挑战多、困难大的时候,越是要下好改革先手棋。
他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以更大力度,把各项改革落到实处、推向深入。围绕更好激发市场活力,一手抓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一手抓及时跟进事中事后监管,便利投资、创业和就业,营造和维护公平、公正、法治的市场秩序,促进政府管理更加透明、规范、高效,为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曹远征表示,短期经济波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实现有序、平稳增长,这有赖于经济结构调整,而结构调整有赖于改革,本届政府正在进行这样的改革。
今年防控和化解地方债风险是主要经济任务之一,在房地产持续低迷背景下,长期以来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钱袋子”被动收紧。
高层也就财税改革再度发声,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财税改革主要目的是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建立公平统一市场、有利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代财政制度,形成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上月,国务院宣布推出地方自主发债试点,允许10个省份和城市今年发行总额为1092亿元人民币的地方政府债券。这被外界解读为用改革方式化解现行风险和问题的探索。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为地方政府打开了一扇新的融资渠道“前门”。以地方政府债券取代融资平台,以明确的责任替代隐含的责任,和对于债券评级的要求,将提高财政透明度,促进地方政府的财政自律。
“发挥地方积极性就需要地方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当没有时怎么办?”徐逢贤说,最好的办法无疑是鼓励民营资本进行投资,政府要做的就是改善投融资和营商环境,让民营资本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