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5-04-22 08:24:15 信息来源:财经网 点击:346次 |
|
4月20、21日,有媒体报道称,经国务院批准,央行将以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债转股的方式,注资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金额分别为320亿美元和300亿美元。农发行则将获财政部“返税”式注资,初步拟定的方案是以逐年返还农发行上缴的税收这一方式,为该行增加注册资金本金,注资量和国开行及进出口银行相当,约为1500亿元。
这是时隔12年之后,央行再度向银行注资。2003年底,央行向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共注资450亿美元,在剥离不良贷款之后,为国有大行上市铺平了道路。
在稳增长压力增大、一带一路需资金配合、万亿债券置换将造成金融机构资金短缺等现实问题面前,央行选择从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端发力(降息降准是从负债端发力),这也成为货币政策的新动向。
3月下旬博鳌亚洲论坛期间,《财经》记者曾向央行行长周小川提问:在债券置换将造成金融机构流动性短缺的情况下,央行是否考虑对金融机构注入资金?周小川回应:这个问题比较新,还在研究。
三周之后的新政表明,央行除了选择在4月19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在负债端释放至少1.2万亿的流动性,以对冲一季度同比少增1万亿之巨的外汇占款,还启动了做大资产端以改善其他部门资产负债表这一选项。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央行、财政部注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这一措施,创新性地结合了货币和财政政策。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国开行进行拟财政支持,而无需大幅提高财政赤字、或依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从商业银行无节制地借贷;另一方面,央行可以通过对国开行定向宽松来为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再平衡的重点项目提供信贷支持,而不必像2009年那样大幅降准降息。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教授刘煜辉指出,央行和财政部注资三大政策性银行,与定向QE(量化宽松)无异。一个月前,他就预计,中国央行即将推出“中国版QE”。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存在类财政机构,即国开行、进出口行和农发行。它们置身于财政与金融之间,如果“中国版QE”推出,三大政策性金融机构将成为天然的注资对象,同时,它们亦将在银行间市场扮演新的“二妈”角色。
3月底,《财经》杂志关于万亿债券如何置换一文中,关于央行注资政策性金融机构,已做出报道。刘煜辉在阐述“中国版QE”时称:相信中国财政部将在未来置换10万亿级别的高息地方债,预计置换方式最终将会是央行认购。在接受《财经》采访时,刘煜辉称,如果此举成为现实,意味着央行通过启动美联储式的QE(数量宽松)政策,大举注入流动性,一举降低中国债务市场的利率水平,银行体系信贷不良率大幅下降,信贷高质量扩张功能恢复,货币流通速度反弹,通缩得以抑制。
当时,由于注资尚处研究阶段,包括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即对置换额度和“中国版QE”公开否认。但实际上,金融危机之后,发达经济体修复资产负债表的方式明显有别于经典经济学框架下注重负债收缩的传统,更多通过扩张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端,封闭有毒资产,稀释债务比重。“钱荒”之后,最近15个月间,中国央行亦开始“只做不说”地在资产端出手,通过二级市场的债券质押和抵押交易,向金融机构放出再贷款,去年5月启动的PSL即是明证。
4月12日,国务院公布了对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方案,印证了刘煜辉此前的预判。以国开行为例,根据该方案,国开行将回归“开发性金融定位”、在市场机制下从事政策性业务,不再追求2008年初确立的商业化定位。这意味着国开债将拥有国家信用、风险权重为零。作为改革方案的一部分,决策层将为国开行注资,国开行的政策性地位将大大增强。
媒体称中国将向政策性银行注资620亿美元
监管层或将大规模注资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以增强两家政策性银行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相比周末的降准,这恐怕才是近期最重要的刺激措施。
据凤凰国际iMarkets援引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将利用庞大的外汇储备向国有“政策性银行”注入620亿美元资本,以支持其雄心勃勃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建设打通海外市场的基础设施。
北京方面“一带一路”战略的计划包括,建设延伸到南亚和东南亚、中东、乃至经由中亚至欧洲的公路、铁路、港口、天然气管道和其他基础设施,在国内面对产能过剩之际为中国的工业出口创造需求。
周一披露的资本重组计划表明,中国领导人准备动用国家雄厚的财政资源,将这一计划付诸实施,在亚洲拓展中国的影响力。此举很可能加深美国商界和外交政策圈子对美国影响力不断减弱的不安。
上述细节浮出水面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带着逾450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承诺对巴基斯坦展开访问。
就在不久前,北京方面取得外交成功,争取到50余个国家顶住美国的反对,加入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简称:亚投行).
向基础设施项目提供额外资金,可能有助于支撑中国不断放缓的经济,而且大部分境外建设项目极有可能将由中国企业承建。
增加外币放贷还可能有助于中国提高其外汇储备的财务回报。目前,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收益率较低的美国国债。
中国的三家国有非商业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中国进出口银行(Export-Import Bank of China)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 of China)——统称为“政策性银行”,因为它们明确致力于为中国乃至海外的基础设施和其他政策重点提供融资。
财经媒体周一报道,中国国务院的这个计划涉及由中国央行将320亿美元外汇储备注入国开行,另外300亿美元注入进出口银行。此次注资将以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债转股为形式。农发行将由中国财政部追加资本金(具体数额不详).
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要支持‘一带一路’战略,需要有长期的外汇资金来源,援引一位国开行资深人士的话称。
不过报道称,就此事向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相关负责人求证时,对方均称不知道有此事发生。与此同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表示,央行通过“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向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注资,具有合理性和创新性,但央行将债权转为股权,从而成为两家政策性银行股东的做法却存疑。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中国加强其出口信贷机构的举措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美国进出口银行(US Export-Import Bank)正为生存而战,因为一些共和党人正推动在6月份该行资金耗尽时关闭该行。
通用电气(GE)国际业务最高主管上周末警告,关闭美国进出口银行将让世人更加觉得,华盛顿方面正从国际经济的领导地位后退。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3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为3.7万亿美元。
国开行为中国许多最雄心勃勃的金融外交举措提供了资金,包括与俄罗斯、巴西和委内瑞拉达成的“贷款换石油”协议。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还都提供贸易信贷,以支持中国的出口。
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国务院批准了一项改革三家政策性银行的计划,但没有提供细节。中国政府多年来一直表示,拟将这些机构转型为商业实体,但迄今进展缓慢。
政策性银行不吸纳存款,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发售带有明确主权担保的债券。此类银行在中国境内发售人民币债券,在境外市场发售美元债券。
一些专家已警告称,这些银行资本金不足。中国财政部和中国投资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各持有国开行50%股份,但该行自2008年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注资。
英国《金融时报》去年曾报道,国开行已要求多个境外客户推迟动用之前达成的信贷额度,此举显然是出于资金压力。
根据国开行最新年度报告,2013年底该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1.28%。相比之下,中国整个银行体系在2014年底的资本充足率为13.18%。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