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识别码:     注册会员
行业vwin德赢娱乐平台 供应信息 玻璃产品 玻璃展会 vwin德赢备用网址 推荐 网上调查
市场动态 求购信息 企业搜索 招聘求职 技术交流 玻璃论坛
网站主页 -> 德赢Vwin网站 中国玻璃综合指数  |  收盘作业会  |  行业快讯  |  各地最新玻璃价格  |  机构论市  |  玻璃风云会  |  宏观经济  |  汽车行业解读  |  房地产解读  |  玻璃出口
中央提速全面深改 五大方案获通过
发布日期:2015-05-06 08:26:34  信息来源:东方财富网  点击:394次
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自觉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一思想,正确把握改革大局,从改革大局出发看待利益关系调整,只要对全局改革有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利、对本系统本领域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有利,都要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习近平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5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方案》、《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1 创新改革

  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等创新

  会议指出,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

  会议指出,要紧扣创新驱动发展目标,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试,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合作创新,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加快形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支撑。要加强政策统筹、方案统筹、力量统筹,支持试点区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解读】

  自贸区基础上推进创新改革

  著名经济学家常修泽认为,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大自贸区的总体布局,扩大自贸区的辐射范围实际上是我国全面推行创新改革试验的一项具体尝试。是根据当前的改革思路,创新改革方案会在自贸区尝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和商业模式等领域尝试更广泛范围的改革。

  常修泽称,在经济领域改革的同时,我国还应注重行政、社会、文化、环境制度等各个领域的配套改革。比如,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从税收政策等各个方面形成全社会的创新氛围。

  2 科技体制

  力争2020年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会议强调,为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通道,最大限度激发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非常重要。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改革整体性,强调继承和发展,注重可操作性,聚焦制约科技创新和驱动发展的突出矛盾,统筹衔接当前和长远举措,明确分工、完成时限,把握节奏,分步实施,力争到2020年在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成果,基本建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

  会议指出,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工作,要围绕服务改革需要,以科技评估、工程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认定、技术标准研制、国家科技奖励推荐等适宜学会承接的科技类公共服务职能的整体或部分转接为重点,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完善可负责、可问责的职能转接机制,强化效果监督和评估,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3 公益诉讼

  重点对环保、食药品安全等公益诉讼

  会议强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目的是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促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会议强调,要牢牢抓住公益这个核心,重点是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造成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案件提起民事或行政公益诉讼,更好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

  【解读】

  检察院公益诉讼操作存在困难

  这些年来检察机关一直在摸索公益诉讼,今年1月,贵州毕节市金沙县检察院将环保局告上法院,这是我国首起由检察机关直接作为原告向环保部门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案。

  按照规定,检察机关本来是法律监督机关,在民事诉讼中,如果检察机关作为诉讼的一方状告他人,一旦败诉之后,那么检察机关是作为监督机关提起抗诉还是作为当事人提起上诉,如果二审仍旧败诉,是抗诉还是申诉,这些都是未能解决的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教授王灿发介绍,如果环保部门不履行法定职责,检察机关往往匮乏环保专业人员、技术条件,而民事案件收集证据与一般的刑诉公诉又不一样,因此操作起来也存在困难。

  4 法律援助

  加强刑事法律援助保障当事人权益

  会议指出,法律援助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要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实际需要,积极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会议指出,要适应困难群众的民生需求,降低门槛,帮助困难群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基本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要注重发挥法律援助在人权司法保障中的作用,加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要通过法律援助将涉及困难群体的矛盾纠纷纳入法治化轨道解决,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法律援助工作,不断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水平。

  【解读】

  立法不全经费紧法律援助问题多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程雷称,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还存在着立法不完善、经费紧张、地区差异较大等现实问题。比如,我国西部以及较为贫困的地区,由于法律人才向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迁移,专业律师很缺乏,不能给当地百姓提供很好的法律援助,这个问题应该重视。

  程雷认为,中央深改组通过的《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是针对当前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出现的问题制定的综合性方案,内容应该包括了立法、贫困地区法律援助以及经费保障等一系列内容,对解决当前我国法律援助的问题将有很好的统领作用。

  5 推进司改

  11省份启动司法改革第二批试点

  会议同意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重庆、云南、宁夏开展推进司法责任制、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人员职业保障、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等4项改革试点。这是继去年上海、广东、吉林、湖北、青海、海南、贵州7个试点省份后的第二批试点。会议要求试点地方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试点实施方案,推动制度创新。

  会议强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高度重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推进到哪一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进到哪一步,有的放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要高度重视全面深化改革引起的利益关系调整,通盘评估改革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利益变化,统筹各方面各层次利益,分类指导,分类处理。要着力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激励干部勇挑重担。

  习近平五一节向劳动人民派发八大红包

  五一早晨醒来,中央政治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会议公报详细分布。

  有人解读,中国经济又要回房地产、政府投资、印钞票的旧模式了。我则认为,我们要关注点放在“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形成之中”。

  我今天不对会议公报一一解读,只是讲一点,中央、习近平要向全国劳动者发钱派红包了。

  一、五一节大会上,习近平就说:党和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

  二、两会已经做出决定,退休工人的退休金今年涨10%。

  三、有人呼吁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人每月发1000元生活补助,这确实有点高,但发500元可能办得到。

  四、医疗问题中央已经有了明确意见,以前的医疗市场化错了,要重新改革,要建立医疗保障福利。

  五、还有住房问题,地方政府虽然在救楼市救财政,但中央非常明确地强调住房是民生产业,住房困难人群要通过棚户区改造等解决。绕开市场化的高房价,通过惠民生解决。李克强已经逼着银行去棚户区看看,不要只给开发商贷款,也要给棚户区改造贷款。如果不准政府从开发中赚钱,棚户区土地免费,盖房子每平方米只需要二三千元就足够了。政府不盖,我们就集资建房。

  六、不只是降房价,还要减税。下调个人所得税,为企业减税。这些政策总被阻挡,但一定会突破。李克强已经要求,对国内消费者需求大的部分国外日用消费品,于今年6月底前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逐步扩大降税商品范围。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合理扩大免税品种,增加一定数量的免税购物额,方便国内消费者在境内购买国外产品。这样买国外廉价商品,就不用去香港、新加坡、韩国和日本了。个税一定会降,企业的税赋也会降低。

  七、鼓励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地开始制定各种支持鼓励政策。相信你的创业会得到资金支持。

  八、10万QE促消费。这可能是最大的红包。近些时间来,央行正在力推10万QE,救地方债。我们不妨“创新宏观调控方式”,10万QE不救地方债,而是作为消费券发给全国人民,每人差不多8000元。因为地方债是救不起来的,救不起来的事,投得钱越多,亏得越多,就索性不救了,该死的就让他死去。中国经济最没力气的是消费,那就给消费加油。规定8000元,今年花5000,明年花3000,只能用来购买国产货,不准购买奢侈品,就促进了拉动了中国制造业。银行不愿意给企业贷款,10万QE就算是给企业的贷款。还规定,企业不许像医院那样乱涨价。

  有人会说,这是异想天开,哪里有钱来向老百姓派钱发红包?

  别骗我们!以为老百姓不懂经济学呢?

  中国M2印了120万亿钞票,银行存款124万亿。一年60多万亿的GDP只需30万亿就够了。其他的钱到哪里去了。把这些钱拿回来,国家根本不用再印钞票,就非常充足。

  你也不要以为你们做得这些坏事,把银行的钱骗出去藏起来习近平不知道,这些钱是一定要要回来的!

   四大结构之变折射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面对煤炭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下滑的严峻挑战,神华集团转变发展理念、调整结构,发电、运输业务利润对公司业绩贡献上升,对冲了煤炭市场疲弱的影响,在行业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实现了较好的经营业绩。

  这种传统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努力,也是当下中国经济谋求转型升级的缩影。

  “尽管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但是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从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节能降耗等主要指标都能得到反映。

  --产业结构优化,服务业领跑。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不断上升,从2013年的46.9%升至2014年的48.2%,到今年一季度占比首次过半,达到51.6%,显示我国经济结构正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

  一季度数据也印证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全国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41%,网上服务零售额增长43%,居住、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服务消费的增速快于食品类和衣着类消费。

  --需求结构改善,消费作用稳健。

  从一季度数据看,投资增速虽有所放缓,但消费仍然稳健。同时,三大需求内部的结构变化也在悄然发生。

  投资方面,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8.3个百分点,但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3.1%,增速比前两个月提高2.5个百分点。

  消费方面,尽管一季度消费增速略有放缓,但全国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达到41.3%,新的消费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出口方面,增长4.9%,但部分高端制造品出口增速大幅超过整体水平,显示我国外贸“优进优出”、比较优势转换的进程加快。

  --收入分配结构继续改善。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增幅超过7%的GDP增速。国家统计局专家分析,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城乡居民的收入倍差下降,一季度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比去年同期缩小0.05.

  --能耗水平下降,能耗结构优化。

  从能耗水平上看,一季度,我国单位GDP能耗比去年同期下降5.6%,继续保持下降态势。

  在能耗结构方面,用电量结构的变化更能说明问题。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工业运行压力加大。但与此同时,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回落,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远超一二产业,也比去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

  “总的来说,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在从高速向中高速增长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结构调整的阵痛和前期刺激政策的逐步消化等因素叠加,决定经济运行将持续承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说,政策的着力点应更加重视加大供给侧调整力度,引导过剩产能逐步退出,促进兼并重组和优胜劣汰。供给侧减量和结构调整、升级,达到与需求侧相适应的新水平,才能实现转型再平衡。

  盛来运认为,今年以来,我国加快改革步伐,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经济在分化调整中,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在加快孕育,中国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步伐比较明显。

  尽管如此,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仍然紧迫。我国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

  “更加强调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发展不但是总量的继续扩大,更是结构的不断升级,这是增强持续发展动力的必由之路。”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说。

  基本面向好将为中国经济带来“四大红利”

  当前,在国内经济下行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稳中有进。当然,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看到困难和挑战。眼下,经济投资增长乏力,新的消费热点不多,稳增长难度加大。与此同时,工业产品价格连续下降,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愈发突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这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使得部分学者对中国经济产生担忧。我们认为,这些问题和挑战,是“三期叠加”背景下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外在表现,是新常态下经济全方位优化升级的暂时性调整。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有巨大的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能够实现健康可持续增长,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

  一、信心来自中国经济韧性好和潜力足

  中国进入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更多“大国红利”、“后发红利”、“发展红利”、“改革红利”。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需求面和供给面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回避的困难,但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韧性和经济增长的潜力将支撑中国经济向更高、更好、更稳的水平迈进。

  一是经济增量依然可观。应该承认,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的挑战十分明显。但中国经济早已不是“小个子”,而已成为“大块头”了。经过36年的高速增长,经济体量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3年一年中国经济的增量就相当于1994年全年经济总量,可在全世界排到第十七位。从世界排名看,中国已连续赶超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经济强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2014年的中国经济总量相当于两个日本,仅增量部分就相当于一个瑞士。从发展速度看,近30多年来,中国经济以世界少有的年均接近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中国奇迹”。经济新常态下,我们依靠依然可观的实际增长,能够有效保障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而财力的增加能够为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依靠依然可观的实际增长,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这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更多“大国红利”。

  二是经济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进入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从城镇化角度看,我国正在经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2014年我国的名义城镇化率仅为54.8%,户籍城镇化率则低得多,仅为36%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城镇化伴随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将直接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和居民消费的持续增长。研究表明,未来10年,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带来超过,40万亿元的投资,这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从工业化角度看,我国的工业化正处于中后期阶段,工业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除东部少数经济发达的省市基本完成工业化外,中部、西部等省区工业化的发展还不是很充分,不少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因此,中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多元化的“后发红利”,这些动力足以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是发展前景更加稳定。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的统计公报显示,这一比例攀升至48.2%,这是非常好的经济结构优化迹象。在支撑我国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内需结构中投资占比相对较高,但在2010年消费率和投资率达到各占50%之后,消费率出现较快增长趋势,在经济结构中占比再次超过投资率,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逐步得到体现。由于地理条件、发展基础、历史文化等因素,在我国区域经济结构中,东中西部发展差距较大。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区域结构亦在逐步得到优化,这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更多“发展红利”。

  四是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新一届政府将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当头炮”,目的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给各类市场主体松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013年以来,国家先后取消和下放了共700余项行政审批等事项,涉及到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等一系列具体举措。这些举措既对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将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机遇之一。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292.5万户,同比增长14.23%;新登记注册企业365.1万户,同比增长45.88%。这些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既显示了改革的巨大威力和市场的无限潜力,也昭示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

  二、耐心来自保持战略定力和平常心

  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必将爬坡过坎、行稳致远,顺利实现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顺利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条件和外部需求都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求经济增长速度进行“换挡”,经济增长目标向合理区间“收敛”。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必将爬坡过坎、行稳致远,顺利实现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顺利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一是为经济增速减缓留出一份平常心。中国是一个大国,或者说是一个“巨型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与其他国家相比没有可比性。俗话说,“船小好调头”,而掌控好中国经济这艘巨型“航空母舰”绝非易事。从先发国家的成长经验来看,全球仅有12个国家曾实现过以7%左右的速度增长20年。但这些国家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面临的外部环境与当下的中国都不可同日而语。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施策,不必纠结于GDP增速,追求动辄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既无必要,也不现实。只要就业保持整体稳定,增长质量持续向好,增长速度运行在合理区间,中国经济就一定会走得更稳更好。7%左右的增长目标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依然是非常高的,高增速不应成为政府的“包袱”。

  二是为创新驱动发展留出足够的时间。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将人类经济发展划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个阶段。要素驱动阶段经济增长的基础主要是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投资驱动主要靠大规模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阶段,主要依靠知识创造和应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而驱动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应当看到,我国在科技体制改革、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所面临的创新挑战和技术瓶颈依然存在,离依靠“技术红利”创造经济增长核心动力源还有较远的距离。创新驱动发展,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一些时间来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目标。无论是建立有助于创新驱动的制度体系,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还是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都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弯道超车”的求急心态并不可取。

  三是为经济结构调整留出足够的空间。我们应看到,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显得较为落后,需求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消费方面,信息、旅游休闲、养老家政健康、住房、教育文化体育等新的增长点正在培育和壮大。从投资方面看,我国正在启动和实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城市地下管网改造等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民生项目,以及中西部铁路和公路、内河航道等重大交通项目,水利、高标准农田等农业项目,这些项目的推进将为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提供很大的回旋余地。从区域发展方面看,我国推动实施的“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组合战略,已亮点频出、初显成效。从产业结构方面看,“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已经深入人心,蓄势待发。要实现这些战略举措的最终落地,实现新一轮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

  四是为全面深化改革留出足够的耐力。当前,地方一些职能部门过度干预企业经营管理,吃拿卡要、“红顶中介”、寻租腐败等现象依然存在,建立法治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挑战之一。我们必须拿出壮心断腕的决心和耐力,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将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将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让企业和群众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将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提高市场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建立起高效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积极发挥金融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此外,在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国企国资、价格领域的改革也在向纵深推进。我们坚信,只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全面深化改革所带来的红利必将逐步显现,中国经济必将再创辉煌。
 

冀公网安备 13030202001444号